Monday, June 4, 201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5291.htm

寶篋印陀羅尼的故事(完整清晰版) -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0_BfqA4lqg

动画片 - 禅说 《全集》 -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YhGlbDy6NQ&feature=youtu.be

金刚经

金刚经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 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 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 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 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 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 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 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 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 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 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 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 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 者,即非佛法。”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须 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 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 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 佛说我得无净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 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 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 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 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须 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 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 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尔 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 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 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 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 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尔 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 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 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 “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 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
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 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 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 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须 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 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 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复 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 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 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 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 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 牟尼。’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 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何以故?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 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第十九品 法界通分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须 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 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 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 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 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须 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 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须 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 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 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须 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 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 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须 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 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 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经专题:金刚经 - 佛经讲记专题 - 佛教电影_佛教歌曲_佛教音乐-佛教导航视频网

http://vod.fjdh.com/NewsDetail/37.html

《金刚经》_互动百科

http://www.hudong.com/wiki/%E3%80%8A%E9%87%91%E5%88%9A%E7%BB%8F%E3%80%8B

佛法简介

 

我们这个世界的佛教由释迦摩尼佛在约2500年前建立。佛的意思是觉悟者。佛是觉悟了宇宙人生所有妙理的觉者,是宇宙中最高成就者。

  佛告诉众生,每个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佛教希望大家都能早日成佛,和其他一切诸佛一般无二。所以说佛教在世界各大宗教中是最平等的宗教。大家不是佛的仆人,佛也不是众生的主而是导师,佛教是师生关系的宗教。

 

成佛的方法很多,依不同的方法,分为各宗派。比如禅宗参禅,净土宗念佛,密宗修三密相应等等。各法都很殊胜,各人可以选一个自己最适合的去修。

 

六道轮回:

佛法告诉大家,凡间众生大致有六种生命形式。由高到低的依次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众生在六道中的某一道生活一世,命终后再依照自己所做的善恶因果的业力而投生下一世,可能是另外的一道。众生一世世在六道中忽上忽下,就像转轮子一样,这一过程基本上永无止境,是很苦的。成佛的第一步就是要靠修智慧而脱出六道轮回。出轮回后将依次经历罗汉,缘觉,菩萨,最后成为佛,达到最高成就。

 

宏大的宇宙观:

佛早在两三千年前就开示了宇宙中有无数个像我们地球这样的世界,而那时候还没有天文望远镜。这种宏大的宇宙观在各大宗教中是很少见的。佛告诉大家并没有一个人格化的造物主,宇宙没有所谓开始,时间可以无限前推,就像数轴上没有最小的负数一样。各个世界都经历成住坏空的生生灭灭,世界是由居住其中的所有众生的共业形成的。其他宗教的教主大多是六道轮回中的天道,可以称为天神,都很伟大,但还没脱出轮回,离佛的境界差很远。天界可以分为很多层,其中大梵天的天主神通很大,因为累世业力的关系,常常自以为是世界的创造者,但那只是一种错觉。佛经中明确记载了大梵天王的一些情况,如光亮很大,自认是造物主,自认是一切众生之父等,是否和现实中他教的神灵比较相似啊?具体请见:http://www.myupup.com/html/xiuxian/zhexuerenwen/20070616/2081.html

 

否认造物主:

佛教否认造物主存在,这在世界各大宗教中很独特。其他各教都有自己的造物主,人们不禁要问,哪个才是真正的呢?只有佛法实话告诉大家,都不是。世界由所有众生共同的业力所成。

 

很多宗教都声称其教主创造了世界,且声称其教主是全知全能全善的。而这和我们这个苦难多端的现实世界有矛盾。全知全能全善的教主为何要创造一个苦难的世界,且眼睁睁看我们受苦呢?受苦者包含了很多婴儿那样的无辜者。他们的教众会提出很多解释,但都经不起理性推敲。最后他们都会说类似的话:“人的理性,逻辑永远无法认识我们的教主”。但人的理性逻辑是不能轻易放弃的,这是我们做判断的基本工具,放弃了,会得出千奇百怪的结论。如果人的理性不能认识教主,他们怎么能确定他们教主是全知全能全善的?那个不也是人的认识么?况且那么多宗教的造物主,哪个才是真的?关于造物主,在网上有很多质疑的文章,从来都没有站得住脚的回答。

 

普度众生,德行圆满,不发怒,不贪图赞美:

佛教的目的是要普度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众生。佛菩萨具有无上的德行,对众生都是慈悲为怀。佛不会发怒,也不判众生下地狱或入天堂。如果人入地狱或是入天堂,那是他自己的善恶业力送他去的,而不是佛发怒判他去的。所以,佛法中没有“若得罪了佛菩萨,佛菩萨发了怒,就送你下地狱”的说法。

 

符合科学,3千世界,色空,万法唯心。8万虫等等:

佛教有着理性思辨的传统,深奥精妙的理论,与现代科学的冲突甚少。佛法的内容曾多次为科学的发展所验证。较著名的有前面提到宏大的“百亿日月流转”的宇宙观,“佛观一碗水,计有八万虫”,以及人体胚胎形成的详细过程等。近来量子力学的发展更是验证了佛法揭示的色不异空和万法唯心造的宇宙本质。佛法这种引领科学的现象,与其他宗教屡屡与科学冲突,教理多次被迫修正的情况,对比何等鲜明。关于佛法与量子力学的进一步了解,请见:http://www.kman.cn/fjykx/f124.html

 

不太需要相信,可验证, 催眠轮回,往生,舍利子:

随着目前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佛教率先进入了一个基本可验证的阶段,已经不需要太多的“相信”,只要调查,确认,接受即可。比如六道轮回,国外众多催眠师通过深度催眠能让人回忆起前世经历。其中不乏可以实际调查,有名有姓的前世案例,而被催眠者从未到过那个地方。另外净土宗修行者临终时预知时日,广邀亲朋,无疾而终的事迹也多次被录像并上载到youtube等网站,以供大家调查。而历代及当代佛教高僧的神奇舍利子更是切实摆在世人面前,为佛法的真实性作着坚实的注解。关于舍利子的进一步了解,请见:http://www.kman.cn/fjykx/f115.html

 

最和平:

佛教由于普度众生的宗旨,对所有众生慈悲为怀,历代从没有发动过宗教战争,最为和平。佛教徒也很少涉入各种暴力事件中。佛教的传播从不靠战争,也不靠婚姻,家族。佛教有着优秀的音乐绘画艺术,但我们弘扬佛法也不靠佛教艺术从情感上来影响您。同样,佛教兴办各类慈善,医疗,教育等机构,但也不把这当成弘法的手段。佛教的传播归根结底是靠博大精深的妙理,以理性智慧来吸引众生,这在各大宗教中是最自信的。

 

各种法门可解决现实问题, 婚姻,容貌,疾病,事业,钱财,官运,子女:

佛法要帮助众生解脱苦难,必然有很强的实用性。佛法为众生提供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方法,包括婚姻,容貌,疾病,事业,钱财,官运,子女等等。只要是善愿,佛菩萨都会帮你的。当然,真正的解脱还是来自于通过佛法修行而来的智慧。

 

中华传统:

佛教自汉代传来中国近两千年,因为其博大的包容性,与中华文明基本没有什么冲突,早已融入到中华文化中了。这一点是佛教之后传来我国的其他外国宗教所做不到的。佛教是唯一在中国成功本土化的外来宗教。佛法与儒道两家历经千百年融和,共同形成了儒释道中华传统。另外,自从佛教在印度由于波斯人入侵而基本消失以后,我们中国更成为了世界佛教第一大国,直到今天依然如此。今日的中国,国势蒸蒸日上,我们中国人更应该好好继承自己的文化传统。体现在信仰上,我们有着佛法这一最究竟殊胜的无上甚深微妙法门,实在应该把握机会,好好继承发扬光大,并运用佛法使自己离苦得乐,生活美满。